● 毕业生有特长、有特色、综合素质高
● 就业流向多为国内外重要行业知名企业
● 教育部首批50家“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”
●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
近年来,学校坚持立德树人,营造“勤奋求实、励志明德”的良好学风,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。学校针对社会对毕业生需求状况的变化,及时调整办学专业,实施了第二专业、主辅修相结合等一系列培养一专多能、有特长、有特色的人才措施,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。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强的职业竞争力和胜任力,社会美誉度高,深受广大用人单位欢迎。
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,努力为学生职业发展创造优越条件,紧紧围绕推动毕业生实现更充分、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,强化就业指导、服务和管理功能,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。学校以构建覆盖大学全程的生涯发展指导服务体系为抓手,从学生个人职业胜任力的开发和培养出发,积极开展职业发展教育,开设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已形成了一支由上海市职业咨询师、国际认证职业规划师、专家学者、企业高管、人力资源专家组成的就业指导队伍,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、就业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等提供指导。
同时,学校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求职应聘服务:积极拓宽就业市场,广泛收集毕业生需求信息,以数倍于毕业生人数的招聘信息供毕业生选择;建立和拓展学生实习就业基地;编制和免费分发有针对性的就业辅导资料;定期举办不同类型、不同规模的毕业生招聘会,为毕业生的择业提供机会;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开设有功能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和“华理就业领航号”微信公众号,毕业生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各地人才需求,把握就业先机。
2023年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1.42%,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,在2022年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排名中,我校位列大陆高校第16名。2009年,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“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”之一。2011年,学校被确立为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。2023年,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获上海市青年文明号、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。2021届毕业生张正雄就业事迹被教育部2022年第五届“闪亮的日子——青春该有的模样”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征集活动采用征集。社会工作专业2015届本科毕业生吴国邦获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。
目前,我校毕业生就业流向涉及化工医药、石油轻工、生命大健康、信息产业、金融商贸、航空航天及第三产业等各行各业,学生就业的单位绝大部分为国内外知名企业,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、部门的领导和技术骨干。
2023年,学校各专业岗位需求量与毕业生人数之比平均为5.62∶1,录用我校毕业生的单位包括上汽集团、比亚迪、万华化学、中石化集团、上海电气集团、中国商飞、华为、阿里巴巴、中建集团、华虹集团、中兴通讯、华谊集团、中芯国际、中国化学工程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、中国船舶集团、上药集团、宝武集团、巴斯夫、拜尔、康龙化成、中石油集团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、国有四大银行等知名企业。
毕业生在上海市就业的比例超六成。毕业生就业地域以华东地区为主,辐射全国,积极面向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省份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就业。2023届本科毕业生中,在上海市就业的占签约就业本科生总人数的65.47%,到华东六省(苏、浙、皖、闽、赣、鲁)就业占16.76%。
近年来,学校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比例持续增长,其中保送攻读研究生的比例超过23%,部分学院保送读研比例超过30%。2023届本科毕业生有1964人在海内外高校、院所继续深造,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7.88%。其中,1550人在境内升学,414人出国出境深造。